斗蟹游戏网

不止手机 如今的骁龙还在驱动什么“大趋势”?

2022 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高歌猛进的一年,这场历史性转折之中,有一个小小的插曲。

今年 7 月,极氪汽车宣布所有极氪 001 的用户可免费升级搭载骁龙 8155(第三代骁龙座舱旗舰级平台)的全新智能座舱,这一举动让一度处于舆论漩涡中的极氪品牌口碑逆转。

知错能改是态度,旗舰芯片是诚意。

我们总在讲「大趋势」这个词,宏观上看,汽车新能源化趋势浩浩荡荡,不可逆转;同理还有音频设备的无线化;随身设备的智能化和多样化;一如十多年前,功能手机转向智能手机的「大趋势」。

但视角贴近,「大趋势」并非一场某个技术主导的独奏,而是各种技术相互辉映的交响。开头所说的插曲也在其中,汽车的新能源化不光是动力改变,智能化也是一起协同的,在此,一颗旗舰车机芯片至关重要。

骁龙上车,车主们逐渐明晰骁龙旗舰车机芯片的价值,其实是骁龙不局限于手机 SoC,逐渐出现在电脑、智能手表、汽车、XR 设备、路由器等等设备之中的缩影,不光是 Snapdragon Inside,还是 Snapdragon Everywhere。

手机上的骁龙,不变的核心位置,变化的技术趋势

作为这十年间最能改变大众生活习惯的设备,可能不少人会觉得智能手机的变革进入了终章阶段。

但晶体管永不眠。

2022 骁龙峰会上,高通技术公司推出了一系列的平台,其中首日的重头戏自然是全新旗舰移动平台——第二代骁龙 8。

过往几年时间里,智能手机行业风云变幻,但唯一不变的就是 Android 旗舰机与骁龙 8 系的绑定,这是巨大不确定性里的确定性,也是智能手机行业的风向标,我们经历了核心数量战争,图形性能争霸,4G 到 5G 的演进,AI 从纸面到各类应用,单摄像头到全焦段四摄,休闲游戏到主机级大作的变迁,我们见证了另一种 Snapdragon Everywhere,骁龙移动平台支撑了手机的方方面面。

第二代骁龙 8 移动平台自然沿着这条主线前行,又有新的进展。

连接性能和 AI 性能的进步自然无需多言,骁龙 X70 5G 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这次也与 AI 技术发生了耦合,基于集成其中的 5G AI 处理器,让 5G 体验再次刷新,当然网络覆盖、低时延和出色能效也是它们追求的。

更令中国消费者喜欢的功能当属 5G+5G/4G 双卡双通功能,它能同时发挥两张 5G SIM 卡的强大功能和灵活性。

另外第二代骁龙 8 移动平台还采用了高通 FastConnect 7800 连接系统,支持了更先进的 Wi-Fi 7 和双蓝牙连接,速度升了,时延降了。

得益于升级的高通 Hexagon 处理器,第二代骁龙 8 移动平台在一些场景下的 AI 性能相较于前代提升了 4 倍多,能效提升达 60%,当然 AI 的玄学就在于,无论性能怎么提升,如果你不说,那么消费者就很难知道 AI 到底干了啥。

所以我们不妨来举例子,第二代骁龙 8 移动平台的 AI 能做什么。

比如说以往我们和语音助手说话,往往需要联网,因为虽然语音助手的嘴巴和耳朵长在手机上,但其实脑子是在云端的,但是因为第二代骁龙 8 移动平台变得更聪明,手机不光能听到用户在讲什么,也开始能听懂,所以未来即使手机没有联网,手机也可以在离线状态下进行对话,翻译等工作。

高通为第二代骁龙 8 移动平台的传感器中枢加入两颗 AI 协处理单元和一颗 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之后,高通传感器中枢已有的「始终感知能力」就变得更强,除了语音助手时刻待命,摄像头也可以一直睁眼,实现息屏扫码;前置摄像头则能够变身「隐私卫士」,在看到用户身后身旁有陌生人的时候,可以自动隐藏通知……

这几年大热的计算摄影概念,其实也是一种 AI,第二代骁龙 8 移动平台带来了全新的「认知 ISP」,在 Hexagon 处理器和 Spectra ISP 之间,增加了一个名为「Hexagon 直连」的物理连接,在两者之间创建直接通道,让整个拍摄和处理过程更加集中、高效,通过实时语义分割实现照片和视频的自动增强,利用 AI 神经网络可以让摄像头感知人脸、面部特征、头发、衣服和天空等,进行独立优化。

很多人在拍摄证件照的时候,经常因为眼镜镜片反光而被摄影师要求摘下眼镜,但是第二代骁龙 8 移动平台可以针对类似于「镜片反光」的细节进行优化。

▲ 第二代骁龙 8 移动平台特性

以往,我们更关心骁龙移动平台的 CPU 和 GPU 性能增幅如何,网络连接的速度变快了多少,现在我们在此之外,还关心在哪些具体的场景,骁龙移动平台能够做些什么,但相比于性能网速可以通过数据反馈变化,场景优化则纷繁多样,并且硬件和软件的联系也更紧密。

光线追踪技术,是近年来让游戏大作画质逼近真实的重要支撑,手机游戏并未在这场画质进化中缺席。

▲ 骁龙的光追特性

在 2022 骁龙峰会上,高通技术公司与网易游戏雷火事业群共同宣布,双方基于第二代骁龙 8 移动平台,利用《逆水寒》手游展示基于硬件加速的实时光追特性,给手游行业树立了画质标杆。其基础自然是第二代骁龙 8 移动平台中 Adreno GPU 达到的 25% 的性能提升以及 45% 能效提升。

▲《逆水寒》手游画面

最终,在骁龙传统强项图形性能和硬件加速的光追特性加持下,《逆水寒》手游可以在游戏画面中呈现逼真的反射、柔和的阴影、细节的折射和光照效果,从而让玩家获得栩栩如生的观感,提升了游戏的沉浸感与真实感。

▲ 光线追踪开/关效果

因此网易高级总监、逆水寒手游制作人邹珈璇在峰会上表示:

光追是通过对每根光线做传播上的追踪来实现渲染效果的技术。通过光追能够得到最接近真实世界的光影效果。但是由于这项技术需要极大的算力支持,必须从硬件层面做深度的支持。行业领先的画面表现力是逆水寒游戏品牌的重要特点,我们一直渴望能在手机上做出划时代的游戏画面。这次通过和高通的技术合作,依靠第二代骁龙 8 强大性能的支持,我们真正将光追落地到了手机平台上,对手机游戏画面是一次意义重大的提升。

在以往,软硬件的升级,往往是异步的,要么是硬件出现性能过剩,软件随后追上,吃掉性能;要么是软件倒逼用户进行硬件升级。这次网易和高通在《逆水寒》手游的合作,让软硬件的升级趋于同步。

类似的合作也发生在高通和 Adobe 之间,不过是在另外的骁龙平台上。

从手机,到虚拟现实,再到增强现实

虽然出货量没有手机那么大,但是 VR 眼镜的市场格局其实和手机有点类似:旗舰产品大多在用骁龙旗舰芯片。无论是 Meta,还是 Pico 和奇遇,目前高端 VR 眼镜基本上都是基于骁龙 XR2 平台打造。

相比于 VR 设备,AR 眼镜对于轻便的要求更高,这也使得其芯片平台要在性能的基础上,兼顾体积和功耗。

于是,第一代骁龙 AR2 平台就为变革 AR 眼镜行业而来。

▲ 第一代骁龙 AR2 平台特性

和在手机上用的第二代骁龙 8 移动平台不同,第一代骁龙 AR2 平台采用了多芯片分布式处理架构,相比于与搭载骁龙 XR2 平台的无线 AR 智能眼镜参考设计相比,骁龙 AR2 平台主处理器在 AR 眼镜中的 PCB 电路板面积缩小 40%,同时,平台整体 AI 性能提升 2.5 倍,功耗降低 50%,最终能够支持 AR 眼镜实现低于 1W 的功耗。

之所以采用多芯片分布式架构,是为了实现 AR 眼镜更均匀的配重并降低左右眼镜腿宽度,AR 处理器、AR 协处理器和连接平台可以动态地将时延敏感型感知数据处理直接分配给眼镜终端,把更复杂的数据处理需求分流到搭载骁龙平台的智能手机、PC 或其他兼容的主机终端上。

在高通看来,AR 眼镜是用户连接现实世界和元宇宙的中间设备,因此第一代骁龙 AR2 平台设计思路就和手机平台大相径庭,因此它也有不少特别的特性。比如支持多达九路并行摄像头进行用户和环境理解。其增强的感知能力包括能够改善用户运动追踪和定位的专用硬件加速引擎,用于降低手势追踪或六自由度(6DoF)等高精度输入交互时延的 AI 加速器,以及支持更流畅视觉体验的重投影引擎。

AR 协处理器聚合摄像头和传感器数据,并支持面向视觉聚焦渲染的眼球追踪和虹膜认证,从而仅对用户注视的内容进行工作负载优化,以帮助降低功耗。

和第二代骁龙 8 移动平台同款的高通 FastConnect 7800 连接系统,能够让 AR 眼镜和智能手机或主机终端之间的时延低于 2 毫秒。

▲ Snapdragon Spaces 开发者平台与其合作伙伴

为了帮助开发者们在全新平台上开发头戴式 AR 应用,高通也打造了涵盖硬件、全套感知技术和软件工具的端到端解决方案。现在骁龙 AR2 平台和第二代骁龙 8 移动平台现已优化支持 Snapdragon Spaces 开发者平台。

▲ 开发者利用 Snapdragon Spaces 进行应用开发

前面说到的 Adobe,便是和高通一起,在 XR 创作和使用的工作流程上展开合作。

▲ Snapdragon Spaces 能力

通过 Snapdragon Spaces 将 Adobe 3D 与沉浸式媒体创作工具从智能手机和 PC 扩展到 XR 产品,有助于让创作者在头戴式眼镜和设备中打造具有空间感知能力的沉浸式叙事体验,从而使最终用户能够更深入的观看 Adobe 3D 与沉浸式媒体内容并与之互动。这项工作包括在众多 Android 终端上支持 USD 格式的高性能 3D 工作流程,以实现 Snapdragon Spaces 支持的 XR 体验。

如果说高通和网易的合作是技术赋能娱乐,那么高通和 Adobe 的合作就是技术赋能创作,最终的目的就是让搭载了骁龙平台的设备不仅仅硬件出色,也让这些设备有好内容和好工具,并且这些内容和工具能够以用户为中心,跨端运行。

Snapdragon Everywhere,其实是个生态圈

最开始,真无线耳机是以便捷取胜,不过牺牲了音质,同时延迟也很高,续航也不长。如果再看现在的真无线耳机,就会发现虽然形态变化不太大,但内里已经乾移坤易:空间音频,主动降噪,无损传输和超低时延都来到了真无线耳机上。

这里自然也有骁龙的存在,所以我们看到了第二代高通 S5 音频平台和第二代高通 S3 音频平台的推出,它们也都针对第二代骁龙 8 移动平台进行了优化,耳机终端厂商可以在平台上进行研发,获得动态头部追踪支持空间音频,无损音乐串流以及手机和耳塞间 48 毫秒的低时延等等特性

至此,一位数码发烧友可能已经发现,身边的设备已经无处不骁龙了,大的汽车,中型的笔记本和平板,小的 AR/VR 眼镜、手机,更小的手表和耳机,都是由骁龙提供连接和算力。

并且,各种骁龙设备之间,也开始了协作。高通不光让骁龙在硬件上发力,也更进一步,针对场景,针对应用来做优化,搞合作。

看起来,骁龙存在于硬件上,也帮助软件获得更好体验,也正是这无处不在的软硬交织,构成了一个属于骁龙的生态圈。

比如基于第二代骁龙 8 移动平台,手机厂商可以以它为基础,打造影像旗舰,高端游戏手机,折叠屏手机,甚至是主打隐私安全的商务型手机。

其他骁龙平台其实也差不多百花齐放的局面,最新的第一代骁龙 AR2 平台就吸引了联想、LG、Nreal、OPPO、Pico、QONOQ、Rokid、夏普、TCL、Vuzix 和小米等厂商进行产品开发,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将会看到各种各样的骁龙 AR 眼镜出现。

看起来,骁龙是种子,但其实骁龙更像土壤,在它上面,有参差多态的软硬件,以及以十亿为单位计算的用户。

有趣的是,曾经主业是手机的厂商,在发展自己硬件生态的时候,做其他品类,也更倾向于选择骁龙平台。

从这一点来讲,骁龙生态,也是能滋养出各类生态的底层生态圈,这个生态圈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具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能力,也就是开头所说,有驱动「大趋势」的能力,而非被「大趋势」抛下。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